top of page
Search

茂龍 • 小記

每当有人提起进贤路,我眼前就立马浮现出紧紧挨着彼此的梧桐树、咖啡馆、时装店、小饭馆 。生意最好的必定是那家烧沪上家常本帮菜的“兰心”,其次就是“茂隆”了。此地取名是因为店在茂名路上,希望生意兴隆。有些有心的朋友在拜访之前大概会手痒,于是会在大众上比较两家饭馆的点评。我想任何人读完心里都会作出一个理性的决定——-不去茂隆。

头几次去的时候,我发现隔壁站队的人总是更拥挤。我拍了拍把茂隆介绍给我的朋友的肩膀:“你说兰心没茂隆烧的好吃,为什么他们生意这么好?”

他想都不想,继续咀嚼着嘴里的尖椒:“兰新老板娘会得做生意呀。阿嘎一般人吃不出区别。茂隆么很吊的呀。老板娘看谁都一个样,你爱来不来,态度佬差佬拽佬无所谓的。”

我自己也是从来没去过兰心。我倒是真想品尝出个什么不同,但想想也罢。在选择饭店这种事情上,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
我和我那朋友永远都点一样的菜:腐乳空心菜、油爆虾、干烧鲳鱼、再加上两罐椰汁。胃口好的时候我们会加点一大锅一笃鲜。无论如何,尖椒红烧肉是必点无疑。它和别家的做法不同。阿姨会在已经酱料勾芡的肉旁放尖椒,口感滑、怀旧、却又有一丝新鲜感。每一次都要吃掉两三百块钱。从小饭店来讲,贵是贵了。但值了,因为我们吃香了。

上个冬天,我从东边街口走上来的时候看到门口一堆踮着脚的客人,望着被纱布遮着的窗户,一幅幅肚子空空、心情焦虑的样子,我还有点心疼他们。当时我还算是没有经验,只能称得上是茂隆新手,不过我那为老朋友倒算是老客户了,从小吃到大。那天晚上我比他先到一会儿就有点等不及了。我下意识地推开门,看见了阿姨,穿着我奶奶以前常穿的那种透气花色布料做的衬衫。她还拖着毛绒拖鞋,手脚忙活着。

      “阿姨阿,要等笃少僧光?”

      “外头等!我会得叫侬俄!”

我突然转身,像是明知故问被发现了,像是我脸红了不想被长辈看到。结果我一出门就撞见一辆比茂隆门面还宽的天蓝色轿车。这么一幕意想不到的画面让我内心里的愧疚感顿时烟消云散。在还没完全变黑的傍晚,天蓝色的车漆看上去还有点温柔。我绕了这看似老爷车的车型转了一圈,发现是一辆劳斯莱斯。实话说,当时我不得不感到一些惊奇。竟然有客人专门开着这么庞大的车,上下高峰期延安高架,挤着路人骑车人转近小小的进贤路口,非法停在一家相当不起眼的家常菜门口,就为了吃这么口白米饭加红烧肉?在我不经意的时候,一辆警车也缓缓开了进来。警察慢悠悠得填完罚单之后也不忘掏出手机,往后退了几步。咔嚓。拍了张照。

后来我才知道,时常来的客人常常碰见有钱本地青年进出没此地,许多知名人士也常来。还有一部分客人是从郊区或是外地闻名而来。这些头次来的客人呢,也是最要面子的。所以也就意味着他们是最容易被阿姨赶走的。

茂隆吃饭的桌子顶多七八桌。客人都得拼桌,位子也不大,整个店面立刻就给客人留下一个十分小气的印象。就如同阿姨那双看着那些没叫到号就推进门来的眼睛,黑而亮而小,被黯淡了的单眼皮罩着,毫无能力同情,毫无心思服饰心急的吃货和饿鬼。据说这位阿姨还不认脸。我朋友去了不下二十次才能博得阿姨的一点反应。

又有一次,我邻桌来了一位带着香港口音的客人。他仪表文质彬彬,带了一副银框的眼镜。还好不是高峰期,店里还没来什么人。他看着眼前的桌子还未被抹布擦过,他也就挥了挥手,指了指桌子。我记得当时我为他感到不安。当我准备好迎接阿姨那响亮的嗓门吼:“伐要急!我会得过来的!”帮忙烧饭的阿姨反倒是代替了这个角色嚷了一句:“晓得!等着!”

直到我桌上饭菜到齐了我还在观察那位客人。我想他一定不属于无知者无畏类的客人。我想他也一定不是头一次来。被塑料包着的粉红色菜单递到他手里他也没仔细看就报了菜名。我想或许他再来几十次,阿姨也就会开始认得他这幅被眼镜框着的脸,说一句:“你来啦”随后继续用那双无光却有力的黑眼睛盯着他,等着他点几盘她们家拿手的时令菜。

不知阿姨会烧到何时。不知这么一道风景,一桌菜何时会变成客人们的记忆而非现实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